2018年1月13日星期六

不需要人民陪审员参审复议申请书 无锡王振华

申请人:省略


申请人不服(2017)苏2011行初120号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对申请回避的决定书,现提出复议申请,请求支持申请人反对合议庭使用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。
申请人在对无锡市锡山区云林街道办事处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(2017)苏2011行初120号的行政诉讼中,合议庭有二个人民陪审员不满,要求回避,理由是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。申请人认为,人民陪审员在合议庭的审判中的作用几乎是摆设,没有起到陪审制作用。

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,“陪审制不仅是让人民进行治国的最有效方法,也是把治国方策教导给人民的最好办法。”

中国的人民陪审员不仅具有裁决决定权,还参与合议庭具有量刑决定权。这就要求人民陪审员有较好的法律修养,法律专业能力,良好的品行,不受舆论干扰的能力,更不受行政机关、社会团体的影响。但纵贯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几乎多是基层选拔、法院考核、人大任命的制度,人员大多来自单位。中国陪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,法律意识薄弱,所以陪审员在参审的过程中,并不能做到充分参与。

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只在形式上参加了法庭对案件的审理,作为合议庭成员出庭听审、翻阅卷宗材料并参加合议,但对于案件争议事实的认定 、法律适用以及纠纷处理,只是附和主审法官的意见,并不发表自己的观点,导致案件审理结果实际上只能体现主审法官一人的意志——从而难以体现陪审制度的作用及其重要性。

中国的陪审制度是借鉴英美国家的制度,中国的陪审制度与英美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,英美国家的陪审制度的施行是陪审团的陪审,而在中国是陪审人员的参审。

陪审制起源于古代英国,并逐渐被美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域的司法制度所继承。陪审制是指从一般市民中随机选出若干名陪审员,委派其参与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的审理,并独立于法官作出事实认定以及决定法律适用的司法制裁。

陪审员参加的审理中,法官主持法庭上的程序进行,并尽可能防止陪审员受到不全面的观点或不正当的证据的影响。接着,法官在结束审理时,将对陪审员进行详细引导,就有关可能适用的法律进行指导。此后,陪审团根据在法庭上了解到的证据以及法官的指引,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进行评议,就事实认定以及对该事实适用的法律等问题做出裁定。在民事陪审中,不仅对于被告是否有责任要做出判断,而且也要在评判中明确损害赔偿的数额。在刑事案件中,原则上陪审团只负责决定有罪或无罪,而在判断有罪的情况下,由法官决定量刑。
西方的陪审团通常有612名陪审员。陪审团在刑事案件中会就被告人有罪或无罪做出判断,而在民事诉讼中则会就被告有无责任或损害赔偿金额等做出判断。

西方的陪审团分为两种:在刑事案件中决定是否对嫌疑人提起控诉的大陪审团;在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的审理中参与其过程的为小陪审团。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的名称来自两者陪审员人数的多寡(传统上,大陪审团由23人组成,而小陪审团有12人)。一般所说的“陪审团”往往是指小陪审团。

所有成年公民都可能被选为陪审员,却不是所有成人皆有资格出任陪审员,例如警察、军人,教授,市(省)长,法学系的学生可能不符合或可获豁免出任陪审员。陪审员的选任需要遵从一定的选任程序。

陪审团人数由当地法律规定,各地法律规定的人数不一。在一些国家或地区,设有替补陪审员,和陪审员一同产生并旁听案件审理。如正式陪审员因某些原因不能完成工作,由替补陪审员接替并投票表决。在另一些地方,如有陪审员中途退出,需要解散原来的陪审团,重行选出新的陪审团,并且重新开始审讯程序。陪审员如无合理原因而缺席审讯是违法的,可被法律追究。

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实际上是参审制。人民陪审员可以参加基层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事审判、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。那么,人民陪审员必需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人文修养,还要避免在体制内长期的熏陶,如果有这样的人民陪审员,比法官更高尚、更纯洁!这样的陪审员能挑多少呢?如果有,那应当不是人民陪审员!

不要忘记,陪审员还是临时工,即一旦有冤假错案,将无法追责!

如此重大的责任交给不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人民陪审员,企图用所谓的道德和良知来裁判当事人寄予最后的司法公正,甚至可剥夺生命的判决,是否过于草率?!

不受大环境影响,独立作出事实判断和法律判断,合议庭二名人民陪审员做到自由心证、价值判断、法律判断,无疑于天方夜谭!特别在行政和刑事审判中,更可能受到行政机关的干预和影响。

二名人民陪审员不具有创设陪审团制度设计的优点和意义。如果是参审员,那么法官更加专业,而且容易追责。

因此,申请人不需要二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,符合法理基础和人性弱点。

此致
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祖国,您在哪里?文/甘典江

 识字的第一天,我开始寻找祖国   在纸上,那些变幻莫测的版图   交替旗帜,墨水的诚实   永远追不上热血的沸腾       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   我从甲骨文中来,从石鼓文   从青铜器,从竹木简牍   从金石...